12月7日,沈诗云老师开设公开课《白杨礼赞》。
(一)以“主问题”为枝干,贯通全篇
上课伊始,沈老师就让学生朗读《题白杨图》,并根据对题目《白杨礼赞》的解释,把“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”设置本节课的主问题。这个问题一出,学生便能够提纲挈领地去有目的地阅读课文,不仅避免文章讲解失之琐碎,又能引起同学们思考的兴致。沿着这个主问题,沈老师又相继抛出“白杨树不平凡的表现”,以及“作者仅仅是赞扬白杨树吗?”的问题,让学生既深入文本思考,又沿着语文主线前进,使课堂充满“语文味”。
(二)以“语言”为枝叶,层层渲染
“语言建构与运用”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,沈老师的课堂中就充满对语言的多方面运用。一方面,《白杨礼赞》作为典型的散文篇目,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体会作者内在情感。因此,沈老师设置不同“读”的方式,如师生齐读、学生个别诵读、教师范读、男女生对读,以及学生默读等种种阅读方式。另一方面,沈老师又让学生读全文,读中心段,读主旨句,朗读诗句,在层层渲染的阅读中,学生对“白杨树”的理解也逐渐加深,对茅盾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更加明确,一切都水到渠成。
(三)以“象征”为根脉,连接内外
《白杨礼赞》属于象征性散文,如何教会“象征”是读此类文章的重要教学目标。在学生对白杨的外形特征以及内在品质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后,沈老师对茅盾创造《白杨礼赞》的背景进行拓展,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,因此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也被赋予了时代内涵。沈老师在整堂课程中贯穿的“先白杨,再品质,后人物”的教学思路,从而揭示“象征”之意,层层递进,环环相扣。
另外,沈老师又以几幅图片来帮助学生运用“象征之意”,通过让学生回答螺丝钉、红绿灯以及落叶等物象,来明确日常生活中的“象征之意”,从而贯穿课内外,拓展学生学习视野,也为作业布置做好铺垫。
总而言之,沈老师用自己的“白杨树”课型上出了一篇充篇“语文味”的课文。沈老师的课实在让我们受益匪浅,在进行教学设计时,要“依课标,持文本,讲语言,重学生”,要根据课型,根据课文内容来踏实上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