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我在北平改写人生——探《骆驼祥子》悲剧之源
4月2日,蔡晨燕老师开设公开课《探<骆驼祥子>悲剧之源》。
学习任务群的设定。围绕素养目标设计了“还原人生,再现前世悲剧”、“改变命运,执笔力改悲剧”、“扩大范围,寻找深层原因”三个任务群,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,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。
真实有趣的情境设计。情境设置较好地建立了语文学习和兴趣点之间的联系,以帮助祥子重生为情境任务,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。授课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,通过老舍先生原著文字拉近与学生的心里距离,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投入。
课堂多样活动的设计。蔡老师围绕探究问题设计了为祥子发布朋友圈、设计朋友圈黑名单、填补骆驼图形、电影片段配音等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,促进了学生之间思想碰撞,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。
整本书阅读教学于蔡老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突破,于语文同仁而言更是值得“三思”而后行的新阵地。
评潘建红老师《渔家傲·秋思》
4月16日,潘建红老师开设公开课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。
正所谓: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“诗言志”,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潘老师紧紧扣住“景”(全诗的画面)、“情”(情感)、“志”(作者的抱负)三个字来设计问题。全词从诵读入手,以诵读中感悟的情感来引出诗词画面的特点,并引导学生们感悟画面中不同意象所蕴含的情感。
对于本词上阙,设计了这样几个小问题:“上阙描绘的画面有什么特点?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一特点?这些画面渲染了怎样的氛围?”通过诵读理解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字词比如“衡阳雁去无留意”中“雁”、“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”中“千嶂”与“孤城”、“长烟落日”与“孤城闭”“四面边声连角起”中“四面边塞”及“连角起”“闭”,在景物中感受到了边地生活的艰苦,军事态势的严重,边塞荒凉的秋景。这些秋景又与作者家乡的景致迥然不同,一个“异”最能体现这一特点。渲染了边塞荒凉萧瑟有悲凉壮阔的氛围。
在下阕情感的感悟中,也设计了几个简单的问题:“下阕能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什么?(泪)征夫为何流泪?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有助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、探究文本、深入思考的意识。学生们很容易在文本中找到将士流泪的两个原因——“燕然未勒”“归家无计”。在此时此地,将士们勒石无功,归家无计,自然会悲从中来,进而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思考:“男儿有泪不轻弹,是什么让男儿不寐,最终以泪洗面?”再次将大家的思绪引回文本。发现文本中的“浊酒一杯”“羌管悠悠”“霜满地”这些独特视觉形象所蕴含的独特情感。通过对以上意象的分析,让大家进一步体会戍卒归家无计的忧伤,将军勒石无功的郁闷。
在整个过程中,又加入了中考考试题目的链接,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,学会举一反三。在听课中学习,在听课中进步。